6
为什么化粪池要做无害化清理?
从生态环境来将讲可不止这些环境污染问题,通过研究表明,人体带有的病菌是有一小部分通过排泄方式,排出体外,所以化粪池里面是有30%-40%是病菌微生物和有毒物质,虽然这是有毒物质和不能让人致死,但会让人体产生,很多人都知道蝴蝶效应,尤其是带有转染病。这更危险。一旦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进行排放,危险的将是我们自己,
*二个就是我们谈到的环境问题!城市粪污清理是**城市的抗自然灾害的一道防线,通过下水道粪污传输到化粪池内,经过化粪池无害化清理排放到海洋等一些地方,然后被海洋生物清理消化掉,基本上都是这样处理的,粪污中带有的人体病菌其实大部分并不会给其它生物带危害,当然可能也有我们未发现的,大海真是一个可怕吞噬者啊!
化粪池清理的质量要求?
化粪池的清掏周期与粪便污水温度、气温、建筑物性质及排水水质、水量有关。设计清掏周期过短,则化粪池粪液浓度过高,与实际清掏周期差距过大,影响正常发酵和污水处理效果,甚至造成粪液漫溢,影响环境卫生。设计清掏周期过长,则化粪池容积过大,增加造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清掏周期为3~12个月,实际设计中多取3~9个月,而酸性发酵阶段的酸性发酵期为3个月,酸性减退期为5个月左右。实践证明:清掏周期的取定,应兼顾污水处理效果、建设造价、管理三个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少于12 个月。
1.粪便转运
(1)粪便转运站(场、码头)设施应完好、整洁。转运的粪污水应密闭贮存于贮粪池内。贮粪池应符合防渗漏、防臭气扩散和防蝇的要求,并设置防火、防爆安全设施。
(2)贮粪池内的粪便应及时转运,不得外溢。
(3)输粪管道应完好、畅通,闸阀应严密,无破损、滴漏。
(4)转运作业时,粪便不得污染水体和作业场地。冲洗作业场地的污水应经适当处理,排入污水管网或收集池,不得直接排入附近水体。
(5) 将人力收集车的粪便转运到机动车时,应保持转运作业的紧密衔接,不得任意将粪罐、粪桶、手推粪车停放在主要道路上。
(6)卸粪时应谨慎操作,不得将粪便泼洒在卸粪口周围地面。作业结束,应及时清洗卸粪口及作业场地。
(7)粪便转运站(场、码头)应有灭蝇措施。在可视范围内,苍蝇不**过3只/次,无蛆,臭味不**过4级。
2.车辆运输粪便
(1) 车辆应完好、整洁,车体无粪迹污物
(2) 装载容器应密闭性好。放粪闸阀、进粪口应严实,并有防滴漏措施;运输过程中应无滴漏、洒落,车走后场地应清理干净。
(3) 装载应适量,无外溢;装载的粪便,应及时卸清,不得将粪便长时间存留在车罐容器内。
(4)应按*地点及时卸粪,不得任意排放。
(5)运输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清洗车辆和辅助设施,不得留有粪迹污物。
化粪池清理作业程序:
(1)用铁钩打开化粪池的盖板,再用长竹杆(8m)搅散化粪池内杂物结块层。
(2)把吸粪车开到工作现场,套好吸粪胶管(5m长,备3条)放入化粪池内。
(3)启动吸粪车的开关,吸出粪便直至化粪池内的化粪结块物吸完为止,防止弄脏工作现场和过往行人的衣物。
(4)盖好化粪池井盖,用清水冲洗工作现场和所有工具。
(5)每年清理一次,一级池清运90%,二级池清运75%,三级池硬的表面全部清运。
(6)清理后,目视井内无积物浮于上面,出入口畅通,保持污水不溢出地面。
(7)在化粪池井盖打开后10~15min,人不站在池边,禁止在池边点火或吸烟,以防沼气着火人。
(8)人勿下池工作,防止人员中毒或陷入水中
(9)化粪池井盖打开后工作员不能离开现场,清洁完毕后,随手盖好井盖,以防行人掉入井内发生意外。
清理化粪池构造解析以及为啥要清理化粪池?
化粪池构造有多组圆管组成或是三格池子组成的,传统化粪池已有一百的多年历史,技术路线是污水和水泥接触模式,沉积的污泥消化降解产生沼气。在化粪池污水与污泥接触混合技术模式下,影响化粪池沉淀和出水质,污水停留时间一般为12-24小时。
三相分离化粪池技术在传统化粪池基础上,保留化粪池中泥水混合的优点,曾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气三相分离技术。
化粪池的容积由污水和污泥容积构成,三相分离化粪池中的污水停留时间4-6小时,相对水泥混合化粪池中的污水停留12-24小时,通过缩短污水停留时间而节省了有效容积,所节省有效容积能够储存更多的污泥。
虽然化粪池优点很多但在居民较多的园区产生的污水,污泥,污物量的增多一般建议春秋两季进行清理清掏。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化粪池会造成化粪池结块导致园区管线全面堵塞和瘫痪造成居民不必要的损失。
在此致敬清理管道疏通管道的员工师傅们的辛勤劳动和默默付出。